校园快讯

高一级部历史组集体备课

赵涵 时间:2024-09-05 点击:

为进一步明确历史课的教学方式,提高教学效果,引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。东营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垦利校区高一年级历史学科组于9月3日进行了集体备课活动。首先,要规范教师教学行为。历史组长潘文竹提出:教师要规范教学行为,不能带手机进教室,教姿教态要端正;课堂教学中要引起学生兴趣,避免学生上课睡觉现象发生。另外,任课教师需要上课五分钟前进教室,以做好上课准备,并提前督促学生背诵。新教师赵涵做出表态,作为新教师更要自己严格要求,从现在做起,避免以上不良教学行为的出现。

之后,为提高历史学科组水平,历史组长潘文竹提出:历史学科组要通过广教研、每月一考等方式,不断提高教学水平,了解最新学科高考动态,本教研组要养成团结、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。组内成员表示认同,这都为本学科教研组的水平提高有积极的帮助。

再者,对目前的教学安排进行了探讨,最终决定本周讲授完成第二课、第三课。并且决定周五最后一节课20分钟背诵,25分钟进行问题探究,周六进行复习背诵、预习并填写填空。

然后,对应如何讲授第二课进行了讨论。先分析了本课的课程标准和在教材中的地位。资深教师崔黎明认为,在课堂中,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,课件的制作和素材的运用十分重要。如本课,需要讲明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,就可以通过课件结合讲述展现这一时期生产工具、土地制度以及社会结构上发生的变化,来体现变法运动的必然性。董泽龙老师提出,第二课知识点很多,也要在细节上讲透,如商鞅变法中的具体措施,“废井田,开阡陌”,授田于百姓,实际上就确立了土地私有制,没有了公田私田之分。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,家庭数目增多,这有助于方便税收。

最后,就“如何提高学生兴趣,增强积极性”这一主题进行了分析。崔黎明老师认为,适当的时候可以播放优质历史纪录片或电影,既可以引起学生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。组长潘文竹就课堂教学中设置活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,如小组合作讨论,增加课堂的活跃氛围。赵涵就目前教学现状提出,课上可以举一些与现实联系更加密切的例子,比如去年杭州亚运会很多理念取自良渚文化,可以据此更加深入讲述良渚文化知识。

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,能够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,及时进行反思,提出解决方案,提高教学效率。通过本次教研,我们了解到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,要不断通过课堂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思,进一步革新,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。


通讯员:赵涵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编审人员:刘爱萍 程继林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责任处室:高一年级